壓力與苦悶帶來身心疾病 

      ~~ 借境練心,否極泰來!

更新日期:2010/12/03 12:23 生活中心/台北報導

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對"健康"的定義是:"生理上"、"心理上"和"社會上"總體的完好狀態,才能稱為健康。目前的台灣,因氣候變遷與人為因素造成生態環境危機四伏、政經局勢起伏詭譎、公共衛生流行疾病虎視眈眈、各種民生痛苦指數居高不下等,顯然的,現階段絕對稱不上是總體完好狀態的健康時代,同時也透露現代人正面臨健康的威脅與考驗。台灣關公文化協會理事長暨「台灣不一樣」作者吳金德表示,許多疾病的發生,幾乎都伴有心理和社會因素的存在,唯有真正面對疾病的根源,才能走上真正的療癒之路。

台灣關公文化協會理事長吳金德表示,自己從小敬神禮佛,常跟著阿嬤到全台各地寺廟進香參與社會文化活動,求學期間即投入自強與公益活動,無形中孕育出善於覺察的能力。出社會後,由於工作關係,協助治理國內外無數企業而廣結善緣,一路走來,閱人無數,進而擁有豐厚的人生資歷與生命能量,吳金德認為,現代很多病痛的根源,是來自於生活壓力造成的精神苦悶與內在空虛,而導致的身心疾病

舉例說,大多數人都認為,追求財富的滿足是天經地義的事,也是幸福生活的必要條件。但幸福的真諦是種心態而非狀態,依據專業機構調查發現,常感幸福的人把家庭擺第一,財富擺第二;幸福感低落的人則是財富擺第一,家庭擺第二,由此可見,財富與幸福不是「因為~所以~」的絕對因果關係。

吳金德接著表示,雖然財富不直接等於幸福,但人生中的兩個基本配備「物質與心靈」,只要其中一項嚴重不足,都是缺憾,唯有兩者兼備,才是富足健康的人生。遺憾的是,大多數人常致力於金錢的追逐,而忽略了心靈的滋養。當心靈貧乏、精神呈現空洞,衝突反撲的力量往往就表現在身心失衡上面,相對地,異常的反社會現象也增多,因此,每個人的事物與社會的安定是息息相關的。

吳金德進一步指出,任何發生都有其道理,即便是疾病也有其存在的積極意義,目的是要提醒人們要更重視健康。因此一旦身體出現疾病,除應立即看醫生之外,還要往內探索,尋找真正的病源。現代醫學則要避免「見病不見人」的弊端,除生理上的照護,還要從心理上、情感上和意志上協助病人進行內在對話。經由全方位的整體透視,才能找出疾病隱含的意義,進而超越疾病的限制,邁向真正的健康之道。

要達到這樣的境界當然不容易,但吳金德指出,沒有痛苦的歷練,就不會有真正快樂的體驗與珍惜人生的短促。每個人重返榮耀的關鍵在於肯定自己的價值所在,知道生命的歷程可以期待、不可以期待的,並視發生的逆境為鍛鍊、提升與轉化。當生命的價值存在而且有良善的出口,負面思考與能量就不再有寄生的空間,代之而起的,就是否極泰來的健康完好狀態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