週年慶活動2011/10/01~2011/12/31
全館8折(紅標及特價商品除外)

目前分類:未分類文章 (247)

瀏覽方式: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

 

無毒一身輕!排毒部位大解析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8 13:15 中時健康 彭慧雲/台北報導

想要享受輕鬆愉悅夏天,就要先從身體排毒做起,進行體內環保,以各部位的代謝順暢尤為重要,腎臟的運作以多喝水、多排尿為原則,想有彩色的肝臟,多食B群、少喝酒,大量攝取纖維質來刺激腸道蠕動幫助排便,少食油脂降膽固醇來清清血管,同時藉著運動流汗將多餘的老廢物質排出,把長期累積在體內的毒素順利地清出,讓身體各部位的器官能健康循環,身體自然健康一身輕。

人體的肝臟、腎臟具是有排毒功能的臟器,有些人因為疲勞、工作壓力大而影響肝臟的排毒能力,無法正常及時排出毒素,滯留在體內產生有害物質,影響健康。如何維持肝臟良好運作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營養師黃雅慧指出,均衡的飲食為基礎,平日多攝取青菜、纖維等食物,不太需要吃過多的補品、藥物或是保健食品,以免因攝取過量無法消化而累積更多毒素在體內。要減低疲勞壓力而影響肝臟的代謝,平日可增加維他命B群、綠色食物與苦薊草的攝取,有助於肝臟正常的新陳代謝。

另一個身負重任的要角腎臟,也是不可忽略的排毒部位。人體的尿酸主要是經由腎臟代謝排除於尿中,藉由排尿的過程排除普林、尿酸等毒素,維持腎臟的運作機能,尤其在夏天要多喝水、多排尿、代謝正常,是健康的不二法則。黃雅慧表示,開水、茶類、湯類、蔬果汁都是不錯的選擇,但是必須以白開水為主.平常大量補充水份,讓身體的普林、尿酸毒素藉尿液排出體外,每天早上最少排尿2次為佳,當尿液顏色太黃表示水份不夠,要適時補充。須注意的是有高血壓患者最好多喝水,不要以喝湯做為補充水份來源。

除了肝腎,目前最熱門的就屬腸道排毒,常聽說「腸道健康了,人就健康了」,腸道的順暢也代表著人體代謝的運作正常。腸道所代謝的廢物藉由糞便排出體外,每天都能按時排便,腸道的好菌多排出的便會是黃色,當壞菌多時大便會偏黑色並有惡臭。要讓腸胃的蠕動順暢,桃園榮民醫院腸胃科林慶良醫師建議,可多吃蔬菜水果來補充纖維質,若擔心不足,可多增加全穀類食物的攝取,如全麥麵包、糙米、雜糧類的補充,可刺激腸胃的蠕動。另外比菲得氏菌、優酪乳、優格可獲得益生菌,對身體的腸道也有幫助。

當然,不可不提的還有人體最重要的循環系統血液,身體經由血液循環的作用將養份與氧氣輸送至各個部位,當血液循環良好,人的氣色自然好,也代表身體的狀況很好;但是當循環不佳,身體就會開始出現各種狀況甚至引發心血管方面的疾病,所以維持血管的暢通,避免血液中的毒素累積就變得相對重要。平時可多吃新鮮蔬果及高纖類的五穀雜糧,少吃太精緻的食品,糖份過高如糕餅、點心類的食物。

另外皮膚的排汗也是重要的排毒管道,平時可多做運動多流汗,讓身體多餘的毒素透過流汗而排除,黃雅惠強調,尤其是夏天的保養,保持身體的水份夠、運動夠及纖維足夠很重要。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,避免因壓力大造成免疫力下降,有氧運動、瑜伽都是不錯的排毒運動方式,讓身體的新陳代謝維持正常,循環佳、氣色好,精神狀態好,自然無毒一身輕。

全優健康名館:
量子波動能量好水~歡迎免費試飲!為響應環保救地球請自備杯具或水壺.謝謝感恩!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鬱卒拜拜!多吃小米、魚油 抗憂鬱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7 12:49 張靖玲 

 

星期一上班日,也是俗稱的Blue Monday,不少上班族總會感到比較「鬱卒」。想要解開憂鬱千千結,現在國內有最新研究,發現多食用小米跟魚油就能夠抗憂鬱。營養師說,這是因為像憂鬱症或者老人失智症,就是精神疾病上的一種發炎,魚油裡面則是含有抗發炎的作用,所以不只能夠改善憂鬱,還能保護心血管。

誰說抗憂鬱 一定得靠藥物?吃的也行!2年多前醫界研究出香蕉皮榨汁,可以治療憂鬱,現在又有最新研究,指出小米跟魚油也有類似功效。

北醫研究團隊找來70隻大鼠,經過6週實驗,發現食用魚油跟小米粉的老鼠,比較不憂鬱,為什麼會如此,找上營養師分析。北醫營養師侯雅苓:「魚油已經有些實驗去證明,它有抗發炎的作用,其實像憂鬱症或者老人失智症,就是精神疾病上的一種發炎。」

有憂鬱症狀的,每天建議食用1克以上,相當於3到5粒魚油,平常還有保護心血管功能,類似的食物還有它,像核桃等堅果類食品,但畢竟富含油脂,攝取份量上過與不及都不好。侯雅苓:「堅果類拿去烹調,比如說腰果炒西芹,就把它當菜餚裡面,就不會一次吃太多。」

所以營養師建議的量是,一天一湯匙的堅果類,相當於一天100毫克的魚油,或者每週攝取3百克的鮭魚也行,不想憂鬱纏身,記住了嗎?適時攝取小米粉或者魚油,就能跟煩惱說拜拜。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肝癌治療 有三大考量!

 
更新日期:2010/06/08 04:11 文/許金川

 

:最近因為腹瀉,到診所就醫,醫師發現我是B型肝炎帶原者,就很細心地幫我驗了胎兒蛋白,也做了腹部超音波檢查,才發現我的胎兒蛋白2000多,肝臟長了一顆腫瘤,因此,趕緊轉診到大醫院,做進一步檢查。

確診後發現是肝癌,腫瘤約2公分大,此外,還發現我有肝硬化,醫師建議先做栓塞,可是我隔壁床的一位先生也是肝癌患者,腫瘤達4公分,醫師卻說,他可以開刀,這是為什麼呢?

:目前來說,治療肝癌的方式,大概分為根除性療法與非根除性療法。

根除性療法包括:手術切除、局部治療與肝臟移植;非根除性療法則包括有:動脈栓塞治療、標靶治療。

但是不管接受任何治療,除了考慮肝腫瘤本身,患者本身的條件如肝硬化的嚴重程度,有沒有其它器官疾病,也需要一併考慮。

由於根除性療法效果明確,通常會作為肝癌治療時的第一選擇,特別是手術切除,因為風險性較高,在權衡開刀與否,也格外謹慎。

臨床上,大致要考慮三方面:

手術的安全性。當患者肝硬化嚴重、肝功能不佳,併有黃疸指數偏高時,手術後,剩餘的肝臟可能無法負荷身體機能所需,術後肝臟衰竭的危險性較大。

手術後,效果好壞的預測也是其一,因此,腫瘤的大小、顆數、型態,有沒有侵犯到血管等,皆需詳細評估。

腫瘤的位置、大小,旁邊是否有重要的大血管,則是手術技術上的考量  點。

雖然您的肝腫瘤不大,但是有肝硬化,可能是肝臟功能不佳,不適合手術切除,才建議您做動脈栓塞治療,另一個方式是先做血管攝影,如果確定只有單顆腫瘤2公分,或許可評估做局部治療,包括無線射頻燒灼術(俗稱電燒療法)或酒精注射,但是假如腫瘤位置不適合局部治療,或血管攝影結果發現不只一顆腫瘤,那就只能先做動脈栓塞治療了。

(作者為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、財團法人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執行長)

肝病防治學術基金會備有B型、C型肝炎治療小手冊、肝癌治療小手冊及好心肝會刊,提供民眾免費索閱。新出刊的50期會刊「好肝不卡油,拋開脂肪肝」、「肝臟移植─為末期肝病患者續命」、「干擾素─治C肝也治B肝」等。諮詢專線:0800-000-583,網址:www.liver.org.tw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膽固醇高低研究:大腦可控制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7 16:03 NewTalk 新頭殼

      新頭殼newtalk 2010.06.07 陳怡潔/編譯報導

 

過去,人們以為血液中的膽固醇只受到飲食作用和肝的調節。美國對小老鼠所做的最新研究發現,大腦也對血液中膽固醇量有調節作用。

膽固醇過高造成血管硬化,提高心臟病發作風險,並導致心腦血管病變,是飲食營養過剩的現代人頭號殺手。

美國的自然神經科學研究發現,腦中的飢餓激素(hunger hormone)能「遙控」在全身循環的膽固醇量。

美國辛辛那提大學(University of Cincinnati) 的研究團隊發現,老鼠體內的飢餓激素若增加,則血液中的膽固醇會增加。作用的機制是:飢餓激素使大腦發出信號,促使肝臟少儲存膽固醇,使血液中膽固醇的水平增加。

這種激素可以抑制腦中受體,此腦中受體控制生物體的飲食攝入量和體內能源運用。在獨立實驗中,他們發現,阻斷小老鼠的這種受體,小老鼠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也會增加。

不過現在的研究只有在老鼠身上實行,研究人員說還要對人體的作用機制進行更進一步的研究。

這個研究可以發展控制膽固醇的療法。領導研究的Matthias Tschoep教授說:「我們一直以為膽固醇量只和攝取的飲食及肝臟有關。這是我們第一次發現,膽固醇直接受到中樞神經系統中,特定神經循環所控制。」

歐洲心臟學會的資深心臟科護士Fotini Rozakeas說:「此研究結果有發展控制膽固醇新療法的潛力,對有心臟和循環問題的人而言是一大福音。」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癌症遺傳機率 只有百分之一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7 00:07 【記者鍾佩芳/台北報導】

 

癌症的發生僅有1%與遺傳有關,中華民國營養師公會全國聯合會秘書長黃翠華表示,大部分仍與環境、生活作息有關,保持愉快心情才能有效預防。

根據調查,45歲以上的人其BMI平均都超過24,顯然有過重的問題。而肥胖者會增加罹患子宮頸癌、胃癌、膽囊癌、大腸直腸癌、腎癌及乳癌等機會。

黃秘書長表示,應盡量多吃各種顏色的新鮮蔬果,研究指出,攝取多樣且多顏色的蔬果除了對身體好,也有防癌的效果。另,像是植化素〈植物化學營養素〉非維生素、礦物質,是胡蘿蔔素、茄紅素、花青素等的統稱,但確為人體所需。

蔬果的攝取上,最好能原汁原味,才能從中攝取到維生素、礦物質、必需脂肪酸、抗氧化劑、植化素等;太過精緻反而會失去原有的營養成分。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運將開車看電視?老外「皮皮剉」!

 
更新日期:2010/06/07 15:01

 

您搭計程車時,有過這樣的經驗嗎?有位來自國外的記者上週在台灣搭計程車時,看到司機邊開車邊看電視,還違規拿手機視訊通話,讓他嚇得拍照存證趕緊po上網,批評這是魯莽又不顧後果的行為。

「一次搭計程車的可怕經驗」,大大標題秀在網站上,一名來自國外的記者,來台採訪搭小黃,卻發現有些運將,竟然邊開車邊看電視,還能拿手機視訊通話,讓他皮皮剉,不但很多在台外國人都說有類似遭遇,台灣民眾更是感同身受。

不過,這種批評聽在司機耳裡,卻大喊委屈,強調會開電視大多是要服務乘客,目前,開車禁止看電視還在宣導期不開罰,但車上機越來越普及,雖然可以讓行車不無聊,但若是不專心駕駛,到時出事,誰要負責?(民視新聞鍾佩瑜、李澤民台北報導)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退燒藥過量 當心肝衰竭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7 13:49  

 

(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7日電)不少父母發現寶寶發燒,緊張的讓寶寶吃退燒藥,但小兒科醫師表示,非類固醇消炎藥物過量使用,會刺激寶寶腸胃,而過量使用普拿疼,嚴重的會導致肝臟傷害。

BabyHome網站今天在記者會公布媽媽幼兒退燒問卷大調查,這項調查在5月16到25日進行,共回收1萬1306份有效問卷,結果發現85%的家長最擔心寶寶發燒,但值得注意的是超過60%的家長在照顧發燒的寶寶時,第一步就是使用退燒藥或退燒塞劑。

開業小兒科醫師周怡宏受訪表示,臨床上確實碰到有些家長看到寶寶發燒,甚至還不到攝氏38度,就緊張的想先給藥物退燒,但他說,亂用退燒藥可能會導致寶寶體溫降的太快,降到35度、36度,寶寶反而不舒服。

他說,退燒藥主要以普拿疼、非類固醇消炎藥物為主,以普拿疼來說,有些家長擔心高燒不退,讓寶寶過量使用,嚴重的可能造成肝臟傷害;以非類固醇消炎藥物來說,使用過量還可能對寶寶的腸胃造成刺激。

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受訪表示,普拿疼、非類固醇消炎藥物本身沒有問題,重點是過量,過去臨床曾碰過有家長一緊張使用了成人劑量的普拿疼,或是寶寶溫度一高就餵普拿疼,造成一整天劑量過高,寶寶送到醫院時,嚴重肝衰竭。

周怡宏說,一般來說,若發燒溫度不到38.5度,家長應嘗試非藥物性處理,包括降低室內溫度、保持室內通風,另外,傳統觀念認為,發燒多穿衣服,也不正確,應減少寶寶身上衣物,才能幫助熱氣往外傳遞,並且多讓寶寶補充水分,幫助排尿及新陳代謝。

林口長庚兒童醫院兒童感染科主任黃玉成受訪表示,寶寶發燒其實有助提升免疫力,家長不一定要急著退燒,除非寶寶出現呼吸、心跳加快等現象,這時可以考慮在醫師指示下使用適量的退燒藥物。但他說,發現寶寶發燒時,最重要的還是找出發燒原因,才能對症下藥。

 

 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反覆清喉嚨 須對症下藥!

 

更新日期:2010/06/07 04:11 文/陳木榮

 

女兒帶著60多歲的爸爸到診間看診,抱怨爸爸半年來,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喉頭有痰,總要發出20、30次「喀喀喀!」聲,且聲音大到天天驚醒街坊老鄰居。

另一個小病人是媽媽帶進來的7歲男孩,2個月前感冒後,每隔幾分鐘,就從喉嚨發出一聲「嗯哼」,即使在診間,也是不斷「嗯哼、嗯哼」。

實際上,這兩個患者出現的症狀都是「清喉嚨」。有經驗的醫師可以清楚分辨出咳嗽與清喉嚨兩者的不同。咳嗽是用力把呼吸道的異物排出,通常在咳嗽之前,會有一個較為大力的吸氣動作,接著發出尖銳且大聲的咳嗽聲。清喉嚨的聲音多發生在白天清醒時,夜晚熟睡時,則較少出現,且通常在清喉嚨前,不須有大力的吸氣動作,聲音主要由喉嚨發出來,較為低沉。雖然有時咳嗽與清喉嚨可能會同時出現,但患者若常覺得喉嚨有痰,出現的症狀還是會以清喉嚨為主。

偶爾清清喉嚨並不是壞事,但是如果清喉嚨持續一星期以上;或是清喉嚨影響睡眠、說話、吞嚥與呼吸;造成聲音沙啞或是喉嚨痛;甚至於因為不斷清喉嚨,而在安靜的開會現場,引來他人異樣眼光,此時就需要看醫師了。

會造成清喉嚨的原因有很多,例如前文中的老先生是因為酸逆流引起清喉嚨、小男孩則是因為涕倒流,找出原因正確治療之後,都已不再出現喉嚨怪聲。

其他例如喉嚨腺體肥大、上呼吸道感染、過敏、妥瑞症,以及緊張、長期抽菸、口渴與接受放射治療後所引起的喉嚨乾癢,都可能會出現清喉嚨,甚至於在國際知名醫學期刊─新英格蘭雜誌上,還提出氣喘的孩童也可能出現清喉嚨的症狀。

檢查時,必須包括完整的呼吸道與消化道檢查,還要注意是否有扮鬼臉、出怪聲的妥瑞症異常小動作,治療時,也必須對症下藥。如果在醫師的檢查治療後,仍然未見改善,還有可能是沒有任何原因的習慣性清喉嚨,必須尋求更進一步的專業協助。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飆歌突頭痛 腦部動脈瘤破裂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4 16:29  

 

(中央社記者郝雪卿台中市4日電)台中市1名愛唱歌的53歲婦人,在一次高歌時突然頭痛欲裂,原被誤診為高血壓,後來到署立台中醫院就診,才發現是腦部動脈瘤破裂,即時開刀才痊癒。

署立台中醫院神經外科主任邱正迪今天表示,患者日前與親友外出旅遊,正在遊覽車上高歌一曲時,突然後腦一陣劇痛,患者忍著疼痛直到活動結束,才到住家附近的醫院掛急診,因當時血壓高、家族又有高血壓病史,醫生診斷認為無其他異狀,只是高血壓引起的頭痛,只開立止痛藥。

邱正迪指出,由於患者劇烈頭痛長達7 天未獲改善,才到台中醫院就診。他察覺情況嚴重,經由電腦斷層及核磁共振檢查,發現右大腦動脈瘤破裂,醫護人員佩服病人竟可忍受這麼長期且強烈的頭痛。

不過,邱正迪認為,病人很幸運,因動脈瘤破裂第4~14天為血管痙攣期,會造成腦部廣泛缺血,破裂後又破裂機率高達50%~60%,死亡率近100%。

患者經確診後,卻也不能立即動手術,邱正迪表示,手術適宜時間為發病後3天或兩週後,以減少血管痙攣時手術的危險性。

因此,儘管病人意識清楚、行動自如,依然得住進加護病房嚴格監控血壓。兩週後,順利為患者夾出動脈瘤,患者頭痛問題才獲得改善。

 

 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給嬰兒吃蜂蜜 小心肉毒桿菌中毒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4 11:47 NewTalk 新頭殼

新頭殼newtalk 2010.06.04 陳怡潔/編譯報導

 

許多父母認為蜂蜜比其他甜味劑營養豐富,喜歡用蜂蜜給嬰兒的食物調味。但專家呼籲,這可能導致嬰兒肉毒桿菌中毒。

英國近期爆出多起肉毒桿菌中毒案例,而且患者都是不滿1歲的嬰兒。雖然目前無法確定這些嬰兒為什麼會肉毒桿菌中毒,但這些嬰兒發病前都曾食用蜂蜜,可能就是這些蜂蜜導致嬰兒肉毒桿菌中毒。

英國食品標準局警告,一歲以下的嬰兒腸胃道與成人不同,嬰兒腸胃免疫系統尚未建立完成,因此食用蜂蜜將使肉毒桿菌芽胞在腸胃中增生,導致中毒,可能會引起嚴重的疾病,甚至導致癱瘓。

蜂蜜中含有肉毒桿菌的芽苞,成人的腸胃免疫系統,很容易就可以將芽胞殺死,但是嬰兒未發育完成的腸道對芽孢毫無抵禦力,讓芽胞容易在腸道生長,逐漸產生神經毒素,進而導致肉毒桿菌中毒。

肉毒桿菌通常以休眠的形式生活在土壤和灰塵中,偶爾會存在蜂蜜中。嬰兒因食用蜂蜜而導致肉毒桿菌中毒的例子雖然不多,但若發生就會十分嚴重,會導致肌肉無力和呼吸困難。

英國食品標準局的營養學家Sam Montel說:「六個月大的嬰兒只需要母乳和嬰兒配方食品,不要以蜂蜜紓解咳嗽或補充營養,代價太大了。」

使用建議:滿1歲以上之嬰兒才可食用!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快樂食物報到!吃對了身體會跳舞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4 14:58 中時健康 索瑾瑜/台北報導

 

當心情低落或「好朋友」造訪時,若能吃塊甜滋滋的巧克力,平撫紊亂的情緒,就再好也不過了!「甜姐兒」侯佩岑也表示,無法抗拒巧克力帶來的幸福感;有便秘困擾的人,大部份都會吃些高纖蔬果,來清理腸道,像女星劉嘉玲平時就愛吃地瓜促進體內環保。

食物不僅在心理上左右我們的情緒,同時在生理方面,也深深的影響著身體各個器官的運作及機能。身體各部位好比是有著挑剔味蕾的老饕,入口的食物若能使其味蕾開心的舞動,那麼其運作就如同加了潤滑油的引擎,順暢且活力百倍。

身體各部位分別對應著專屬的快樂食物,從眼睛、大腦到腸胃,各有不同的口味及需求;另一方面,當身體出現各種症狀時,如女性生理期、情緒問題等,又該如何尋求使其愉快的食物呢?

首先,由靈魂之窗─眼睛談起,維生素A和胡蘿蔔素是眼睛一見它們就笑的營養素。動物肝臟、魚肝油、蛋黃,以及深色蔬菜如:胡蘿蔔、番茄、南瓜、菠菜等,都有助維護視覺健康,舒緩眼睛疲勞。由其上班族、電玩族、K書族,因長時間大量使用眼力,造成眼睛乾澀、視力模糊等問題,都應多多攝取。

眼神渙散的同時,若大腦也不快樂,就很容易出現注意力不集中,無法專注思考的情況。根據研究指出,多吃含Omega 3脂肪酸的食物,例如鮭魚、核桃和奇異果,不但可促進腦部神經元間的傳導,也可提高學習和記憶力。同時,多食用富含抗氧化物質的新鮮蔬菜、水果包括:地瓜葉、藍莓、芭樂、橘子、葡萄、等,能保持血管暢通,避免大腦缺氧而感到昏昏欲睡。

除了保持血管的暢通,腸道的順暢也十分重要。現代人飲食精緻化、生活作息不規律、繁忙緊張,導致便秘族大增。其實取悅腸道的方法很簡單,補充足夠水分以及日常飲食中需攝取纖維含量較高的蔬果,如西芹、蘆筍、地瓜葉、秋葵、香蕉、木瓜等,可幫助大腸蠕動。

另外,女性朋友們每個月都要迎接「好朋友」的到來,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婦幼院區婦產科主任林姿吟醫師表示,平時就應補充含鐵量高的食物,如蘋果、葡萄、深綠色蔬菜、紅豆等。月經來潮前或期間,若感到焦慮難安或精神緊張,可以吃點甜食紓解情緒,如巧克力、黑糖、紅豆湯等。適當的糖份能安撫情緒,也能稍微減緩經痛的不適。

談到情緒,現今社會腳步快,多種不同壓力常使人喘不過氣,這時,可試試含有色胺酸的食物,其能幫助大腦製造血清素,容易讓人感到心情較平靜。例如鮭魚、牛奶、全麥麵包、菠菜、香蕉等。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秘書長張家銘醫師表示,食物只能維持情緒的平衡,無法全然幫你解決重大壓力。最重要的還是要勇於面對問題,作正向思考。

飲食是人類最原始的本能與需求,快樂食物扮演幸福因子的角色,讓我們除了「吃」之外,還能享受食物帶給我們的歡愉。不過最重要的是要注意整體飲食均衡,而非偏重某些食物。有些民眾在聽聞某一科學發現或新聞報導後,狂吃某種食物,反而會因此造成負面效果。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每週3份漢堡、汽水

          德研究:易氣喘!

 

更新日期:2010/06/04 12:18 游皓婷 

 

提醒家長注意,小朋友如果太常吃漢堡配汽水,會增加氣喘風險!德國最新研究指出,孩童一個禮拜吃「3份以上」的漢堡加可樂,罹患氣喘的風險增加,原因何在還需要進一步追蹤,但台灣醫師認為,這些高油、高熱量的食物,會讓孩童呼吸道水腫變窄,的確容易造成氣喘發作,相對的,多吃蔬果比較能夠遠離氣喘。

漢堡加汽水,打開兒童餐,小朋友吃的好開心,家長可得當心,這可能就是氣喘兒增多的原因之一,最新德國研究指出,8到12歲兒童,一個禮拜內吃3份以上的漢堡加汽水,氣喘風險會明顯提高,相對的,多吃蔬果的兒童,罹患氣喘機率比較低,國內小兒科醫師也贊同這項結論。

書田小兒科醫師潘俊伸:「食品添加物,或速食、油炸的東西,它裡面可能含比較多自由基,這些自由基對人體來講,尤其是有過敏體質的小孩,這些自由基比較容易引發,他的過敏(氣喘)反應。」

也就是說,漢堡高油、高熱量,搭配含糖的汽水吃下肚,會增加孩童體內發炎物質,呼吸道水腫變窄、黏液分泌變多,就會引發氣喘。

根據北市衛生局統計,台北小一學童有2成氣喘兒,推估全台灣每10個小一學童,有5個人有氣喘反應,要降低罹患氣喘風險,家長最好培養小孩天天5蔬果,少吃高油高熱量的速食餐。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十大死因第1位 癌症蟬連28年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3 16:47  

 

衛生署公佈了九十八年十大死因排行榜,癌症已經連續二十八年成為國人的頭號殺手。第二名是心臟疾病,第三名是腦血管疾病,其中自殺還是站排行榜的第九名。而在癌症中,食道癌跟胰臟癌死亡率明顯上升,這應該和國人的飲食習慣有關。

去年癌症奪走了三萬九千九百一十七人,平均每十五分鐘,就有一人因為癌症死亡。雖然醫界不斷呼籲提早發現提早治療的重要性,但去年癌症死亡人數還是比前年高。其中食道癌和胰臟癌的死亡率增加最多。因為飲食不健康,造成的疾病不只癌症,心臟疾病跟腦血管疾病分居二、三名,其他排名,第四名肺炎,糖尿病排名第五,事故傷害第六,慢性下呼吸道疾病,加上慢性肝病、自殺,以及腎臟病,都是國人死亡的十大主因。

其中排名第九的自殺,雖然因為經濟回春,人數比前年還要少,但是在四十五至六十四歲之間自殺的比例卻有上升趨勢,而且大多是男性。衛生署同時也公佈了,去年總死亡人數比前年少,平均壽命也延長了,男生平均75.9歲,女生從82進步到82.5歲,出現高齡化的現象,但活的久,也要活的健康,所以加強疾病預防和保健,才能真正延長生命,也確保健康。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和青光眼共處 從「心」開始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4 04:11  

 

〔記者蔡彰盛/竹市報導〕許多青光眼病患,無論是初期或末期的病患,眼神常充滿著疑惑和擔憂,向眼科醫師詢問「我會不會失明?」而資深眼科醫師認為,患者學習如何與疾病相處,將是一個重要的態度。

台大醫學博士、衛生署新竹醫院眼科柯美蘭醫師表示,青光眼的確是一個導致失明的疾病,雖然隨著藥物的發達,眼壓多能控制在更好的範圍內。但青光眼還牽扯著許多奧秘複雜的致病因素,包括不足的血流及自由基的產生,都會導致視神經節細胞死亡。因此門診中她常會與病患分享「心想事成」的經驗。

青光眼不是單一控制眼壓,就能完全阻止病情惡化的,柯美蘭常要患者早睡早起,按時點眼藥水,帶著快樂而正面的心情,面對青光眼。根據柯美蘭長期觀察,正向、樂觀加上配合醫囑的青光眼患者,多半能得到較好的治療效果,反之熬夜、忙碌或不太遵從醫囑的病人,眼壓狀況總是起伏不定,病情也難以控制,最後視野越來越差。

早睡早起、心情樂觀 療效更好

柯美蘭勉勵青光眼病人,不要老是想著灰暗的世界,放下憂鬱和悲觀,保持正常作息好好的按時點藥,並執行點藥技術,以快樂的心情,來面對疾病。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連28年居10大死因之首

    每13分10秒 癌症奪走一條命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4 04:11 〔記者王昶閔/台北報導〕衛生署昨公布去年國人十大死因,癌症連續二十八年高居榜首,平均每十三分十秒就有一人死於癌症。去年莫拉克風災災情慘重,五百九十九人罹難,以致事故傷害死亡率比去年增加。此外,男女雖然都越活越長,但女性比男性約多活六.六歲。粗死亡率微減0.4% 12年來首見逆轉

二○○九年國人十大死因,依序為惡性腫瘤(癌症)、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肺炎、糖尿病、事故傷害、慢性下呼吸道疾病、慢性肝病、自殺及腎病,排序與前年相同。

去年我國死亡人數共十四萬兩千兩百四十人,平均每十萬人中有六百一十六人死亡,粗死亡率比前年微幅減少○.四%,是近十二年來,死亡數首度微幅減少,也是死亡率上升趨勢首見逆轉,原因尚待研究,平均每三分四十二秒有一人死亡。

十大死因中只有事故傷害的死亡率增加,增幅二.六%,肇因去年因莫拉克風災災情慘重,全年共計七千三百五十八人死於意外事故。事故傷害死亡者,平均每人少活二十八年,生命損失年數最高。

平均壽命增長 女比男多活6.6歲

雖然國人的平均壽命持續增長,男性為七十五.九歲,女性八十二.五歲,但男女平均壽命差距持續增大為六.六歲。國健局研判,這可能與男性工作壓力大、意外風險較高、菸、酒、檳榔使用率高、有病較晚就醫等因素有關。

對於男女壽命差距拉大,台大醫院副院長蔡克嵩表示,有一種說法是,女性基因是雙套,等於還有「備胎」,較不易因基因受損罹患疾病。雙和醫院職業醫學科主任祝年豐表示,女性生活習慣較佳,生病後較主動就醫且遵從醫囑。台北榮總心臟內科醫師陳肇文表示,女性在停經前,女性荷爾蒙對心血管有保護作用。

衛生署統計發現,雖然不分男女的癌症死亡率均持續上升,但男性為女性的一.七倍。拜醫療普及與進步之賜,絕大多數主要癌症的死亡年齡中位數均延後,唯獨食道癌的死亡年齡不斷提前,食道癌患者竟然比十年前平均少活八年。

食道癌年輕化 比10年前平均少活8年

國健局副局長趙坤郁指出,十大癌症死因中,以食道癌、胰臟癌死亡率增幅較明顯,約三%,兩者都不易早期發現與治療。近十年來,男性口腔癌成長三十六.四%、女性胰臟癌成長十八.二%,研判可能與嚼檳榔、酗酒等因素關係最大。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多喝一口水少吃一撮鹽 結石不上身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4 09:35  

 

「多喝一口水少吃一撮鹽 結石不上身」(張南雄報導)

衛生署台東醫院最近發現兩例罕見的巨大膀胱結石患者,其中一位出現高燒不退、敗血症休克等危急症狀,甚至一度住進加護病房;另外一位患者,則以腸胃不適為主要病症。經過治療,第一位患者已經接受手術取出結石,術後恢復情形良好,台東醫院泌尿科主任許維愷醫師指出,臨床上,一般的泌尿系統結石通常以血尿、腰背酸痛、排尿疼痛等為主要症狀,偶爾會出現噁心嘔吐、發燒等感染的症狀。

那麼,哪些人比較容易長結石?許維愷醫師說,從致病的因子分析,包括糖尿病、中風、攝護腺肥大、高尿酸等慢性病患者,都是屬於膀胱結石的高危險群,再加上個人飲食因素,像是偏食、飲水量不足、重口味等,很容易就會長結石,如果不幸,工作忙碌或就醫不便,很容易就讓小結石變成大麻煩。衛生署台東醫院最近發現的這兩位患者,其中一位因病長期臥床,加上腎臟功能不佳,抵抗力弱,反覆發生泌尿道感染,因而造成巨大結石;另外一位則因為臨床症狀不明顯,看了很多醫師都沒有診斷出來,拖了很長的時間,直到最近再度就醫時,才被發現膀胱結石已經長得很大了。

台東醫院泌尿科主任許維愷醫師說,泌尿系統結石如果不處理的話,除了會變大以外,還可能會產生併發症,最常見也最麻煩的就是腎臟相關合併症:包括腎臟積水、感染、腎功能受損、洗腎等;另外,也可能產生尿滯留、下腹疼痛等;少數病患則因抵抗力較差,產生敗血症、休克等嚴重併發症,處理不當時,甚至可能因而致命。

台東醫院泌尿科主任許維愷醫師還強調,門診經常有患者抱怨,都是遺傳造成結石,因而不思索個人的飲食習慣。甚至當醫師告知他們結石是可以預防的,還有人抱持著半信半疑的態度。其實,泌尿系統結石真的100%是可以預防的。許維愷醫師提出證據指出:國內目前有超過六百位泌尿科專科醫師,還沒有聽說有哪為泌尿科醫師曾經得到結石。換句話說,只要知道結石形成的原因,避免這些因素,當然結石不會上身。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 4成上班族 早餐太油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2 15:54  

 

(中央社記者陳麗婷台北2日電)蛋餅加奶茶、飯糰、可頌起司等,都是上班族的早餐選擇;但調查發現,約4 成上班族的早餐脂肪超標,像是可頌起司加火腿,脂肪比例高達82.5%,等於喝了3湯匙沙拉油。

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與北醫大保健營養系教授謝榮鴻合作,調查台灣北中南各地 566名上班族對於早餐認知及習慣,結果顯示,有5成的上班族不吃早餐,其中約有1成只喝咖啡。謝榮鴻表示,喝咖啡當早餐只能短暫提神,沒有纖維等營養成分。

調查也發現,約有 4成上班族早餐脂肪過高,且像是火腿、培根等是動物性油脂,長期下來都是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因子。

謝榮鴻也表示,民眾常吃的鍋貼、煎餃,每份含42公克脂肪;飯糰由糯米製成,每份也含27.5公克脂肪;5顆小籠包則含67公克脂肪。

心臟基金會副執行長、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表示,不健康的早餐類型,長期下來會導致高血脂、高血糖等心血管疾病或新陳代謝症候群;以腰圍超標者來說,未來罹患糖尿病的機率是一般人的 7倍,尤其上班族早餐纖維質攝取不足,纖維少與便秘、大腸直腸癌發生有密切關係。

早餐佔每天飲食量的30%到35%,黃瑞仁說,早餐最好加入蔬果行列,且顏色越多、種類越多越好。

另外,心臟基金會推出「分析你的早餐」營養分析活動,只要將自己的早餐拍攝下來,附上基本資料,前1000名就可以獲得免費分析早餐營養組成及建議,想要參與的民眾可以上基金會網站查詢。990602

 

 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不吃早餐 記憶力差還會變胖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3 04:11  

 

〔記者洪素卿/台北報導〕上班族除了早餐吃太油,調查也發現,不到一半的上班族能夠天天吃早餐。由於研究顯示,不吃早餐不只會影響學習表現,肥胖機率也會變高。醫師建議,無論如何一定要好好吃一份早餐。

根據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這次調查,上班族能夠天天吃早餐的人不到一半,有將近一成五的上班族甚至一個星期有超過四天沒吃早餐。除了絕大多數是因為睡太晚、趕上班,來不及吃早餐。竟還有一成七是因為買不到營養健康的早餐乾脆不吃,或是因為減肥餐不好準備,所以沒吃。

但不吃早餐不但更容易發胖,還會影響學習表現。台大雲林分院副院長黃瑞仁醫師表示,過去有研究以十一歲到十三歲的學童進行試驗,結果天天吃早餐的學童在注意力、手眼協調、短期記憶測試以及學業表現上,明顯優於不吃早餐的學童。

另外有研究彙整過去十六項、共五萬九千人的研究,其中有十三個研究發現,規律的早餐可以避免肥胖、過重風險。例如,天天吃早餐的人當中,只有不到一成過重或肥胖,但不規律吃早餐的人當中,卻有高達二十七.五%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。所有的研究結果都指出,沒有規律吃早餐者,身體質量指數(BMI)反而比較高。

北醫大保健營養系教授劉珍芳推測其原因,除了沒吃早餐者容易有補償心態,所以午晚餐吃的量反而多,身體也會因為飢餓加強吸收,所以少一餐反而容易胖。此外,纖維攝取也容易不足。

學者建議多加一份水果

劉珍芳建議,早餐蛋餅加生菜、飯糰不加油條,並加上一份水果。若是西式早餐可以用蔬果棒加上全麥吐司。若有脹氣或是消化吸收不好者,則可以配上一顆奇異果,利用其中的酵素,讓蛋白質分子變小,容易吸收。

黃瑞仁表示,他自己比較常吃的早餐是穀片粥,或是多種水果打成精力湯。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國人十大死因出爐!

          肺癌蟬聯居冠!

 

更新日期:2010/06/03 11:41  

 

衛生署公佈國人十大死因,肺癌位居第一名,之後依序是心臟疾病、腦血管疾病、肺炎、糖尿病等,自殺死亡則排行下降至第九名。

行政院衛生署今天公佈98年國人十大死因,第一名仍然是癌症的惡性腫瘤,占28%,第二名是心臟疾病占10%,第三名是腦血管疾病,肺炎、糖尿病依序是4、5名。

因為意外死亡的事故傷害,排在第六,不過去年因為八八水災死亡人數增加,意外事故死亡比例上升2.6%,不過自殺死亡人數相對下降,位居在第九名。

另外,98年癌症死亡率的前三名,排名居首的是肺癌,第二則是肝癌,直腸癌列居第三。

 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 

頭痛 可能是癌症前兆!

更新日期:2010/06/03 04:11  

記者謝介裕/南投報導

 

頭痛也可能是罹患腦瘤!署立南投醫院最近診治的案例中,有4名病友長期頭痛,最後痛到受不了才到院就診,結果均為腦瘤,目前均已完成手術且術後復元狀況良好,但仍須定期檢查,醫師及病友昨天均提醒民眾,不要輕忽頭痛潛藏的危險性。

南投醫院神經外科醫師葉國球指出,門診中,常有患者詢問說:「醫師,我明明好端端的,能吃、能睡,也能工作,但不知為何頭部總會莫名其妙一陣陣抽痛?」其實頭痛的原因很多,醫師需要了解患者的頭痛時間、症狀,必要時,甚至需要做進一步的診斷,才能辨明病因,對症治療。

葉國球最近醫治的4名病友中,有人頭痛時間持續1至2年,也有人10多年來都在忍受頭痛不適,有人自行擦萬金油或綠油精止痛,也有人服用止痛藥,直到頭痛愈來愈頻繁且密集,才到院醫治,結果發現是腦瘤。

葉國球說,腦部一旦長瘤,壓迫到腦部神經或血管,造成腦壓上升,就會引發頭痛,若未及時就醫治療,隨腦瘤持續增大,除頭痛頻率增加外,也可能併發嘔吐、癲癇或昏迷,危及生命安全。清晨及夜晚頭痛勿輕忽!

其實,腦瘤也有脈絡可尋,民眾的頭痛時間若集中在清晨或晚上,且咳嗽或打噴嚏時,會造成頭痛加劇,甚至手腳無力等情形時,就有可能是罹患腦瘤的前兆,有必要到醫院做進一步檢查。

此外,葉國球也說,罹患腦瘤因素相當多,過當使用手機也疑似原因之一,但影響的程度有多深?包括日本及歐美等國家均尚在研究中,目前雖無定論,呼籲民眾不要太過依賴手機通話,才可望減少手機的輻射對人體的影響。

全優健康名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